光热发电盛宴开席

推梨让枣网 7896 2025-04-05 19:16:59

他表示,应牢牢抓住耗水量、污染物排放量较大的建设项目,以及沿河布设的工业项目、饮用水水源地上游的建设项目,从严从紧控制。

双方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促进绿色经济发展和能效等方面达成多项共识。本次对话由中国副总理王岐山和英国财政大臣奥斯本共同主持。

光热发电盛宴开席

两国同意将《哥本哈根协议》达成的政治共识纳入谈判进程,共同努力推动坎昆会议达成一揽子平衡的决定,为未来取得更大进展奠定基础坚持把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分别减少10%,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约束性指标。开发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提高能源资源利用率,逐步降低经济增长的碳排放强度,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物排放。生态文明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本质特征,是人类在利用自然界的同时又平等对待和主动保护自然界,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关系,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而取得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总和。归结起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顺应时代新变化,再造环境新优势,拓展发展新空间,满足人民新期待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

有效控制城市噪声污染。长期持久建设,坚持不懈地加以推进是基础。坎昆会议应继续坚持《公约》和《议定书》双轨谈判机制,尽快确定议定书缔约方发达国家在议定书第二承诺期的减排指标,推动非议定书发达国家缔约方在公约下承担与其他发达国家可比的减排指标,解决好减缓、适应、资金和技术转让问题。

目前中国可再生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达到9%,2009年水电装机容量、太阳能集热面积、风电装机新增容量、核电在建规模均居世界第一,森林覆盖率已达到20.36%。国际社会应当在可持续发展的框架下,统筹考虑经济发展、消除贫困、保护气候,实现发展和应对气候变化的双赢。全面有效参与各种多边、双边气候变化合作,利用国际上的先进技术和成功经验,增强中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和适应气候变化能力。研究建立低碳产品标识、认证制度,完善政府采购制度,促进生产体系和消费体系协调互动。

在发展中国家中第一个颁布实施了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采取有力措施调整经济、产业和能源结构,大力开展节约能源工作,积极开展植树造林,加强宣传教育,不断提高适应气候变化能力。中国将根据自己的国情,统筹考虑发展经济、消除贫困和保护气候环境,加快推动低碳技术和低碳产业发展,积极探索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既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又积极应对气候变化、降低碳强度的绿色低碳发展道路,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应对气候变化的双赢。

光热发电盛宴开席

这是中国为推动气候变化国际谈判在公约和议定书主渠道下进行并取得进展、推动坎昆会议取得成果做出的重要贡献。2009年又确定了中国到2020年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目标,并作为重要内容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发展中国家在发展经济、消除贫困的过程中,在得到发达国家资金、技术和能力建设支持的前提下,采取积极措施,有效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自从1987年开始,有196个国家先后正式签署了旨在控制臭氧层损耗物使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

据悉,臭氧层将在2045年到2060年间恢复到上世纪1980年的水平,然而氟氯化碳虽然已经被淘汰,但是它们以前在大气层里堆积的,却很难在短时间内消失,因此,未来很多年间,这种有害物质的影响仍然会存在,南极臭氧层空洞可能会持续更长的时间,然而气候变化有可能会使空洞的问题进一步恶化。现在全球的臭氧层,包括极区的臭氧都已经不再减少了,地球上层大气层里的保护层,臭氧层已经停止了变薄,而且臭氧层大部分将在本世纪的中期得到恢复。然而这份议定书正在发挥着关键的作用,它防止了未来几十年臭氧层损耗的问题进一步加剧。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20世纪90年代,科学家首次在南极上空观测到臭氧层空洞,由于发现臭氧层在氟氯化碳的影响下空洞情况不断恶化,20世纪80年代各国都对这个问题十分关注

对于外界猜测会议可能会受中国因素影响,李高表示,天津会议要达成什么成果,是190多个缔约方共同努力的结果,并不在于中国,中国也不会像一些人预测的那样在此次会议上作出什么大的姿态和让步。中方没有能力和意愿通过承办会议对谈判结果施加重大影响,中方也没有压力必须要在天津会议上达成一定成果,中国将会以平常心对待此次会议。

光热发电盛宴开席

此次会议,是我国加入联合国气候谈判20年来首次承办联合国气候谈判会议。发改委气候变化司国际政策与谈判处处长李高表示,此次会议主办方为联合国,中方只是承办方。

李高表示,去年的哥本哈根会议没有通过缔约方的决定,没有就2010年气候谈判作出安排,目前发达国家出现了否定谈判机制的苗头,开始进行小范围的磋商。国家发改委昨日召开新闻通气会,就10月4日-9日在天津举办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长期合作行动特设工作组第12次会议和《京都议定书》附件一国家进一步承诺特设工作组第14次会议说明情况自从1987年开始,有196个国家先后正式签署了旨在控制臭氧层损耗物使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据悉,臭氧层将在2045年到2060年间恢复到上世纪1980年的水平,然而氟氯化碳虽然已经被淘汰,但是它们以前在大气层里堆积的,却很难在短时间内消失,因此,未来很多年间,这种有害物质的影响仍然会存在,南极臭氧层空洞可能会持续更长的时间,然而气候变化有可能会使空洞的问题进一步恶化。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20世纪90年代,科学家首次在南极上空观测到臭氧层空洞,由于发现臭氧层在氟氯化碳的影响下空洞情况不断恶化,20世纪80年代各国都对这个问题十分关注。现在全球的臭氧层,包括极区的臭氧都已经不再减少了,地球上层大气层里的保护层,臭氧层已经停止了变薄,而且臭氧层大部分将在本世纪的中期得到恢复。

然而这份议定书正在发挥着关键的作用,它防止了未来几十年臭氧层损耗的问题进一步加剧截至2009年,全国累计建成节能建筑面积40.8亿平方米,占城镇建筑面积的21.7%。

二是逐步开展垃圾填埋气体治理工作。一是开展城镇污水污泥处理的研究。

到2009年底,全国城镇新建建筑设计阶段执行节能强制性标准的比例为99%,施工阶段执行节能强制性标准的比例为90%,几年内有了很大提高。自2007年以来,已连续三年开展中国城市无车日活动,目前,签署中国城市无车日活动承诺书并参加活动的城市达114个。

三是大力发展公共交通。2008年国家颁布《民用建筑节能条例》以来,建筑节能工作进一步加强。截至2010年6月底,全国城镇累计建成污水处理厂2389座,总处理能力达到1.15亿立方米/日。形成了年节能90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340万吨的能力。

截至2010年6月底,全国设市城市、县及部分城镇共建成生活垃圾处理设施947座,其中大部分卫生填埋场都对填埋气体进行了收集、导排和处理,填埋气体利用项目有64个,填埋气发电机组装机容量大幅提升,有效降低了填埋气体对温室效应的影响。相关负责人说,抓好建筑节能是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举措。

目前,建筑运行能耗约占我国全社会总能耗的30%。国务院新闻办20日上午举行新闻发布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相关负责人介绍了住房城乡建设领域节能减排、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有关情况。

这位负责人介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大力推进城市污水、生活垃圾等市政公用行业节能减排据不完全统计,2008年有近700家企业或者船舶投保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包括船舶污染责任保险),2009年增加到近1700家企业或船舶。

环保部门自2007年以来与国家有关部门联合出台了绿色信贷、绿色保险、绿色贸易、绿色税收等一系列环境经济政策,各自有了长足的进展。今年1月,环境保护部联合中国保监会印发了《环境风险评估技术指南——氯碱企业环境风险等级划分方法》。对于是否采取强制保险的形式,目前还存在一定的争论。对此,我们要继续深入研究,特别是总结试点经验,认真分析可能存在的问题,做好立法论证工作。

投保企业中已有16家企业先后发生环境污染事故后获得了保险公司的服务和赔偿,污染事故均没有引发群体性事件。在地方层面,《上海市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规定,鼓励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的企业、运输危险品的船舶投保有关环境污染责任保险。

为了深入贯彻这一重要指导精神,结合当前的环境形势,环保部门亟待加快建立一套适应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环境经济政策体系,用经济手段和市场机制调整企业等市场主体的环境行为,完善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环境损害成本的生产要素和资源价格形成机制,以实现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增长,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服务。四是积极开展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相关税收优惠政策的研究。

广东省环保厅发布《关于环境保护工作促进全省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意见》明确提出,在珠江三角洲城市圈先行开展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试点,建立环境损害赔偿政策机制。同时,我们还在推进硫酸、合成氨、造纸等行业的企业环境风险评估技术规范的制定。

上一篇:世界太阳能博物馆德州建成
下一篇:光伏业呈现投资泡沫产能过剩症状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2025-04-05 19:00

近年来气温变化迅速,导致全球气候剧烈变化,给许多国家带来灾难性影响。

2025-04-05 18:59

这意味着一些国家试图找借口来阻挠在某些特定议题上达成共识。

2025-04-05 18:24

在变暖的气候模式中,仍会出现一些较冷的时间段。

2025-04-05 17:21

据了解,为控制机动车污染,北京市一直提前执行国家相关标准,1999年执行国一标准,2002年执行国二标准,2005年执行国三标准,均比全国提前2年左右。

2025-04-05 17:00

欧委会研究报告预测,按照目前减排工作进展,预计15国在2008至2012年年均温室气体排放量相比基准年将减少14.2%,大大高于原定目标。